民用监控呼唤规范化
一边是日益兴起的民用安防,一边是逐渐明显的监控"越界"。安防领域在享受新出路的同时也毫不滞后的要承担起它在普及中所面临的副作用。
的确,不同于一些被动的防盗报警设备,监控摄像机的工作范围有时候确实是难以控制的,而这种界定的模糊最终导致了使用者与周围环境的种种冲突。而在笔者看来,如果要化解这种来源于双方的冲突,从中立的角度出台应用规范或许在目前看来多少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说它是不是办法的办法,是因为面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环境,我们实在不容易特别明确的限定设备的具体工作状态。而对于一些暗地的交易,则更是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难度。不过,面对这种应用中所造成的看与被看的冲突,或者将使用方式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也是唯一的选择。当然,这里面既包括应用方式上的,同时也包括技术性的。只有从根源上做到对每个环节的明确约束,才有可能降低应用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民用安防呼吁规范
解决民用矛盾需多方参与
如今,随着安防监控设备应用的日益广泛,类似的问题也成为一种应用中不可回避的烦恼。然而,这又是在大趋势下根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所以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我们只有彻彻底底的面对,而非小修小补式的约束。
其实,民用安防监控的普及多少也显示出很多朋友在安全上的一些无奈,而对于这些无奈,有时候显然是不应该由普通的住户来独自承担的。因此,在解决民用监控的矛盾时,我们同样不能单纯的寄望于在涉事双方中间就取得一个圆满的方式,而是还需要整个社会,或者是相关的智能部门共同的参与来解决。毕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民用监控的兴起既是大家对于安防理念的一个认可,同时也多少显示了大家的一种无奈。
因此,对于类似冲突的一个解决,从短期来看,恐怕还需要一个更加明确的规范来进行相互的约束与矛盾的化解,这其中既要包括针对厂商技术,也要包括用户使用,同时还有社会职能部门的一个约束,尽管在初期,这个规范可能还需要很多完善的地方,但是这却是化解问题,同时也真正解决问题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过程。
>>本周热点文章推荐<<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享受着民用市场给我们整个安防产业的巨大促进,然而,它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否则,在享受完现有的发展红利之后,等待我们的将是更麻烦的现实。
勾蕊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