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禁传到底保护了谁?
在此之前,一段酒店的监控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举报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多名法官集体招嫖。对于视频监控来说,是监督反腐工作的最有力证据,然而有网友质疑,河南省此次审议的《条例》面上看起来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但从百姓角度出发却又少了反腐监督的利器。
公民注重个人隐私这固然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但是因此有人想通过这种方式逃避腐败的证据,恐怕监控禁传就很容易被他人所左右。这个《条例》从另一方面又引起了公众联想和质疑。监控禁传到底保护了谁,恐怕现在还很难说清楚。
小区业主之所以会私装监控,一部分原因与物业监控不给力有直接关系。可能爱车被划伤找不到嫌疑人,业主迫不得已加装了一套监控,要亲手逮到划车贼。显然,如果要避免私装监控,做到监控管理合理化、规范化,不要让监控成“摆设”,真正起到监控抓拍的作用,这样也省去了私装监控及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
纠结了半天,其实公民个人隐私之所以会泄露,是有关部门监控视频资料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对于反腐监控监督来说,恐怕不在“天眼”之下的还有很多,有人说公民没有对腐败现象的侦查权,这样一来,不知是否又会引发新一轮的争议。如何做到公民个人隐私安全与监控反腐监督,恐怕有关部门还得加把劲。
>>本周热点文章推荐<<
公民个人隐私?恐怕这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家里装监控防车被划的背后目的,反腐监督为什么不能上传视频资料...面对一系列的谜团,作者给予了点评
勾蕊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