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新型城镇化 智慧城市成拉动内需新引擎
      [ 中国安防展览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惠及民生

      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国际先进国家尚有差距,相关法律、标准规范相对滞后,技术创新与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振强博士表示,总体上,我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重视硬件投入,缺少市民沟通参与;将关联性不大的建设项目归为智慧城市,增加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质疑;对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强城镇功能和培育智慧产业的智慧顶层设计、实施部署力度不够;智慧城市行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引领性的智库体系,在公共角度思考、规划以及提供智慧城市知识的创新能力较薄弱。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要真正惠及民生,还需在以下方面发力:

      第一,要搞好云平台、数据库、WiFi全覆盖、4G甚至未来5G的覆盖。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王志良认为,智慧城市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城市的物联网平台,未来,这将成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提高大数据处理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认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目前许多城市数据相对孤立,不向外界开放,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致使大数据的挖掘、处理受到影响。“没有大数据,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空架子”。

      第三,智慧城市的最终目标是便民。“互联网+”的应用将撬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管理部门应该有的放矢,结合政府的政务云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覆盖,以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6年,随着各类智慧城市参与者的积极涌入,以及5G网络建设的铺开,我国的智慧城市将取得进一步发展。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68/5682521.html report 1360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惠及民生  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国际先进国家尚有差距,相关法律、标准规范相对滞后,技术创新与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振强博士表示,总体上,我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重视硬...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2页: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惠及民生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