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的标准取决于通行路段、时间以及车辆的种类。交通管理局会将每一座闸门收费标准都标注出来公布在网上。电子闸门收费价格每3个月会依据车速调整一次,如果调查的实地车速在设定的正常车速内,则维持费率不变。超过设定车速则适当调低收费的费率,反之则调高。另外,每年6月和12月学校放假期间,收费价格也会调低,以确保交通顺畅。
值得注意的是,便捷的ERP系统不是孤立的系统,它背后至少有3个关键智慧应用支撑。第一是新加坡平安城市建设,通过全城密布的摄像头,监控道路车辆,并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计算车流量。第二是新加坡无线网络建设,通过全城覆盖的无线网,实时传递道路交通所有相关数据。第三是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由于新加坡的道路拥堵收费是动态收费,所以需要强大的数据分析平台根据不同情况对拥堵费率做出动态调整。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是一个智能交通灯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及优化各个行车方向红绿灯信号的时长,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并且动态应用最佳的连锁计划以协调交通灯系统,从而优化公路网络的交通。
这一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为车辆和行人调节绿灯的时长,在相邻的十字路口应用最佳的连锁计划,以减少车辆因红灯停下的次数,并在交通信号系统出现错误时实现快速修复。有线传感器被铺设在十字路口路面下,每当有车辆经过时,就会产生一次磁场变化,这个变化激发本地控制器,进而通过控制器调整信号灯的时间,让车流量大的方向有更长的绿灯时间。另一方面,这一系统的应用也减少了十字路口的人力成本的投入,大大降低了交通执勤人员的执法压力和事故发生率,逐渐成为世界各个发达城市应对拥堵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发布系统
1998年,新加坡城市高速路监控信息系统(EMAS)开始实施,该系统可执行实时视频交通监控、事故侦测及交通信息发布功能。一旦发现车祸可以将信息通过LED显示屏、电台、手机短信告知司机及抢险人员,使车辆维修人员及其他机构(例如交警、新加坡民防部队等)迅速介入,快速参与事故处理。EMAS也会通过策略性布置的电子信号板及无线广播,通知司机当时的交通情况。
另一方面,该系统可以对在高速公路上需要帮助的车辆作出及时快速的反应,通过电子信息板告知公众发生事故的地点,以减少因此造成的交通拥堵,加强高速公路上的安全。控制中心的监测员通过实时摇动监控摄像头,可以发现如车辆抛锚、交通拥堵等事故。当他们发现事故时,他们会通知相关人员在1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帮助移开障碍物,使车流恢复正常。抛锚的车辆将被免费拖至最近的停车场。
B
利用“互联网 ”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出行服务
“互联网 ”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几十年来,“互联网 ”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 ”的杰作。而“互联网 ”也被广泛运用在新加坡的城市智慧交通中,为城市的交通出行提供更人性、更便捷的信息服务。
早在2006年时,新加坡就启动了“无线@新加坡”建设,目前已在公共场所布置7500多个热点,相当于在新加坡每平方公里有10个热点。随着2010年新一代宽带网络正式启动,更提供了快捷的宽带服务。新加坡先进的国家信息通信网络为智慧交通等应用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2010年3月,新加坡发布了首个智能地图信息系统——全地图(OneMap),它可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可信赖的位置定位信息和服务。智能地图信息系统的建立基于新加坡基础地图,是一个服务多样化的多机构平台,用户可使用此系统智能搜索和定位感兴趣的地点,例如博物馆、美食街、托儿所、公园、体育中心和学校。智能地图信息系统旨在通过向公众、私营和公共部门推广地理空间信息的使用带动创新。公司、机构和个人均可以在各自的网页上添加应用智能地图信息系统的网页版地图技术,从而提供更加实用的增值服务。
与此同时,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还推出了MyTransport.SG的手机APP服务,让市民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Wi-Fi或者GPRS接入网络,并通过该APP了解到即时的公交车、出租车、停车、路况等在内的出行信息,方便规划人们的出行。
最近,MyTransport.SG还完成了改良升级,陆路交通管理局与新捷运和SMRT巴士公司合作安装与测试一套中央系统,涵盖了新加坡360条巴士路线的4700多辆巴士,可确定巴士的实时所在地点,为乘客提供更准确巴士到站时间。此外,这款APP还能够监测每一辆巴士上的客流量,以三种不同的颜色标识:绿色标志显示巴士上还有空座位;橙色代表有站立空间;红色则显示巴士拥挤。乘客可根据颜色标志,决定是否要挤上车,或选择等候下一趟车或改搭其他巴士,从而更好地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巴士乘坐体验。
MyTransport.SG还能够提供实时的停车信息,帮助自驾车的司机更快速地找到附近的停车场以及多余的停车位。此外,出租车和地铁的信息也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