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视频监控的联网建设,实现视频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
全域覆盖
全域覆盖具体指“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增加高清摄像机的新建、改建数量”。各省市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共安全领域的有关标准规范,按照网格化、精细化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参照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相关技术规范,以市为单位结合区域社会治安状况,划分不同区域、部位的社会治安风险等级,明确安全防护级别和视频图像信息属性类别,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本地区的《图像信息资源分类规范》和《图像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有重点地开展建设与应用工作。明确各行业各单位实时监控和历史图像资源的管理、使用和共享需求,为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全网共享
全网共享是指“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达到100%”。目前,虽然我国视频监控行业发展迅速,公安机关在GB/T 28181标准的规范指导下已经基本实现全国视频联网共享,但是在行业领域之间的视频监控系统还不能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尤其是视频编码和联网控制标准不统一、视频监控网络独立、共享服务机制不明确等因素,制约了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共享和应用。因此,需要通过推行国标GB/T 28181视频联网应用标准和SVAC视频编码标准进行联网,打造“公共安全视频共享交换服务平台”,构筑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一体化体系,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互联、共享和服务。
同时,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一体化建设也对视频监控管理平台(VCM)厂商的标准化、兼容性和开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台厂商除具备GB/T28181标准接入能力之外,还需要丰富的视频监控平台和设备协议对接经验,才能实现视频资源的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跨平台的联网与共享。
全时可用
全时可用是指“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8%,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5%,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全天候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设备与资源规模巨大、设备种类庞杂的特点,单纯依靠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来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管理,难以保证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性。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运维考核评价体系,辅以高效的运维管理工具,才能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其中,运维管理平台要满足视频监控系统的资产管理、监控管理、运维管理、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运维管理需求,以视频监控日常运行维护和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根本出发点,实现对全网设备“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集中监控、集中展现、集中维护、集中考核统计,才能保证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发挥最大效益。
全程可控
全程可控是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应用的分层安全体系基本建成,实现重要视频图像信息不失控,敏感视频图像信息不泄露”。近几年,关于安防和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安全事件时常出现,该事件也为我们安防监控行业的信息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安防监控系统作为IT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按照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要求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在视频监控系统前端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运维安全等方面加强技术防护措施,建立健全视频监控系统分类分级安全管理机制,重点要对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网或服务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