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安装摄像头是否合法?
金卡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兴斌认为,出租车安装监控摄像头,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在法理层面,《广东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规定:城市公共交通、客运车辆和客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应当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出租车显然属于客运车辆的一种,属于公共场所的一种,市民自愿出现在公共场所,就等于是让渡了一部分隐私权,视频监控在法理上是不存在问题的。
张兴斌称,出租车安装监控视频,可以帮助乘客找回遗留物,可以监督司机提升服务质量,可以给司机和乘客提供安全保障,减少危险。从出租车和乘客发生纠纷的一些案例来看,在目前情况下,也是好处多多。比如乘客投诉司机走错路了,就可以调出当时的录音。如果乘客将随身物品丢在了出租车上,事后找到司机时,司机又称没有捡到,有了摄像头就可以通过调取视频资料来判断是非。
摄像头是否侵犯乘客隐私?
有乘客提出质疑称,出租车只是广义的公共空间,却属于事实上的半私人空间,与公交、地铁以及街道的性质完全不同,公共监控的依据在此处并不适用。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乘客的隐私得不到保障,而且不敢乱说话了。他们认为出租车能否安装摄像头,必须经过公众讨论、乘客同意,这其中两环缺一不可。出租车安装摄像头涉及公民权利,不是企业或者交委可以自主决定的。
华南城市研究院城市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万庆涛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头已遍布于大街小巷,对震慑不法分子,维护公众权益,提高公众安全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共场所,公民在享有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时,让渡一些权利理所当然。现在公众对遍布于公共场所包括公交车上的摄像头已经习惯了。与公交车不同的是,出租车虽然属于公共服务产品,却因空间小、乘员少的特点具备一定的私密性。乘客也享有较公交车或其他公共空间更大的隐私权。
万庆涛说,对于出租车装摄像头,要权衡利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目前公共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装摄像头有可能侵犯乘客的隐私权,但隐私权和生命权相比,生命权高于隐私权。当然,在允许出租车安装摄像头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防止乘客隐私泄露,要对泄露隐私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怎样防范视频外流?
有乘客提出质疑,称出租车装摄像头,必须让乘客放心后台数据信息管理。
对于摄像头的后台信息保管等有无安全措施,珠江出租车公司称,这些数据都在出租车公司,有专人保管,一般情况下不会查看这些视频和录音,只有遇到纠纷时才会调取。而在之前,有多家大型国有出租车公司回应称,此次试验性安装,属于外包服务性质,由一家第三方公司提供硬件和后台服务。摄像头全程监控内容,实时传输回后台专门的监控中心硬盘中保管,其调取只有主管部门,也就是广州市交委才有权限,在需要调查时取证。而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本人是没有权限的。摄像头在试验期间免费安装和使用,按原来的计划,正式开始服务时,将由出租车公司决定是由公司购买,还是司机自掏腰包的形式,每年交纳几百块钱的服务费用。
1月15日,广州市交委相关人员则介绍,这些是企业的自主行为,由厂家在他们内部做测试,交委并不掌握相关数据。
广东省消委会法律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潘力介绍,要严格规范录像查看的权限和程序,严防车内录像外泄,对管理使用不当造成隐私外泄的,要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在制度上,政府应该规定只有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司法部门需要取证时,才能调取相关录像。在法律方面,当侵犯乘客隐私行为发生时,相关责任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侵权者不仅应该面临民事赔偿责任,严重的还应该承担刑责。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