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据监测
视频信息仅能定性地描述当前监控点的周围情况,这是视频监视平台的缺点。为弥补定量描述状态信息的缺失,需要各种专业检查仪器来对交通流、基础设施和环境状态参数进行监测。
首先,可通过微波车辆检测器、线圈车辆检测器等准确地检测交通量、平均速度、占有率、车型、车头时距等交通参数;其次,通过位移计、应变仪、速度计等检测仪器监测桥梁桩基的位移、变形、频率、振型等参数;第三,通过亮度检测器、co/vi、风速风向检测器、火灾检测器可检测隧道内的亮度、一氧化碳浓度、烟雾能见度、隧道内的风速风向和隧道火灾;第四是气象检测器,常见的气象检测器有温度、风速风向、能见度检测器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准确得到监测点周围的温度、风速风向、能见度等环境参数。
有许多设备都具有信息反馈功能,故障时自动返回故障类型。正常时能够通过监控中心上位机的访问,返回关心的设备信息,例如通过访问下位机情报板得到当前显示内容。
当然,也可以人工采集数据信息。当前技术水平还不能实现对高速公路所有监控对象的状态进行智能化监测,同时,当前已有的智能化监测设备也存在漏检、误检等问题和配备费用较高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可利用人工信息报送的手段,对信息进行补充采集。
(3)语音报送
语音报送主要有紧急电话和业务电话两种形式。通过安装在路侧的紧急电话系统,可在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由道路使用者利用其向监控中心通报事故情况并寻求帮助。监控中心能够记录紧急电话的呼叫时间、位置及通话内容。业务电话则是通过路政/养护巡查车辆上配置的集群呼叫终端设备,在事件发生时向监控中心报告事件的位置、类型、规模等信息。
2.数据分析处理
数据分析处理主要是事件检测、交通控制方案生成、应急处置方案生成。
事件检测就是通过车辆检测器得到的交通流参数的非正常变化间接地判断交通事件的存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来发现监控区域内的异常事件。
交通控制方案生成就是通过车辆检测器得到的实时交通流参数和历史交通流参数,通过交通仿真数学模型和系统优化程序自动生成交通控制方案。
应急处置方案生成则是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等级、影响范围,结合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从预案库和案例库中自动匹配相关类型的预案和案例处置内容,以生成应急组织、抢通方案、应急资源调配方案。
3.信息发布
人类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因此,发布的信息按类型可分为文本图形和语音两种。
文本或图形可通过道路上安装的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通行信号灯、车道指示灯等设备,向道路使用者发布文本或图形形式的交通控制信息。
语音信息则可通过路侧及隧道内覆盖的调频信号广播系统,向道路使用者发布紧急的语音交通控制信息。通过业务电话也可向道路管理单位的路政、养护、收费等部门的内部人员发布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信息。
五、结语
道路监控系统是对高速公路运营业务进行综合管理和信息共享的平台,是路网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现有道路监控的服务水平还不高,运营效率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是我国在道路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测、分析决策、信息发布等方面还存在着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的制约瓶颈。如何突破这些瓶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为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先进的物联网理念和技术来建设人、车、路三者相互协调的智能高速公路,是解决高速公路交通问题的有效途经,是建设“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的有力支撑。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