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关于电子标签 有些关键技术及发展状况
      [ 中国安防展览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1.6安全隐私问题研究

      研究和采用的安全性机制主要有物理方法、密码机制以及二者的结合。物理方法通常使用在低成本标签中,通过静电屏蔽或主动干扰实现对标签信息的保护。与基于物理方法的硬件安全机制相比,基于密码技术的软件安全机制受到更多的青睐,其主要利用各种成熟的密码方案和机制来设计符合RFID安全需求的密码协议。

      2、电子标签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电子标签的应用和发展是建立在RFID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的,任何一个环节的落后都将影响整个产业发展。我围在RFID领域研发时间上落后于欧美韩日等同,在UHF和微波频段上还缺少完整的产业链,在目前国内RFID已有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上发展中国的电子标签,就必须瞄准整个RFID产业链,并制定具体的措施和策略。

      (1)加大研发力度,寻求技术突破。电子标签目前还存在较多缺陷,如由于天线具有方向性使得单标签读出可靠性偏低容易产生漏读、射频识别信号容易受金属和水等导电物质影响造成识别距离下降、RFID系统与频段接近的其它无线通信系统同时工作时可能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彼此的性能、大量RFID标签放置在一起时标签天线产生阵列效应可能表现出与单个标签天线不同的特性等,都对电子标签的发展构成挑战。

      (2)尽快制定电子标签的相关标准。

      (3)找准应用的突破口,提升行业应用规模。由企业甚至停留在表层,业务流程简单,逻辑单一,缺少后端系统的集成,未真正发挥出电子标签在供应链管理及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如何整合RFID与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如ERP、SCM、MIS等,对业务流程进行创新,充分发挥电子标签的优势,提升行业应用的规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日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加强技术融合,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应用。随着RFID的发展不断拓展,近年来在世博会门票管理、智能交通、物流、食品安全、商品防伪、电力等领域得到新的应用。中国RFID产业已从政府需求转向市场需求。在RFID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RFID产业的发展潜力,又要看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不断深化RFID的应用,以此推动围内RFID产业的发展。

      3、结束语

      文中描述了RFID的基本功能、优点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电子标签的关键技术,以及对国内外所出现的标准问题和安全隐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终就国内现阶段的电子标签应用与发展,提出了基本政策和发展趋势。这对RFID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86/5869864.html report 1945   1.6安全隐私问题研究  研究和采用的安全性机制主要有物理方法、密码机制以及二者的结合。物理方法通常使用在低成本标签中,通过静电屏蔽或主动干扰实现对标签信息的保护。与基于物理方法的硬件安全机制相比,基于密码技术的软件安全机制受到更多的青睐,其主要利用...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2页:安全隐私问题研究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安防监控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