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超高清时代 编码技术引领安防快速发展
      [ 安防知识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来看一下Smart编码实现的原理

      视频的应用通常包括采集、编码、传输、解码、显示等环节;对于现有的视频压缩标准,包括H.264、H.265在内,都只对解码进行规范化,也就是说只对码流中每个比特的含义、以及每个比特如何解析使用进行规定和说明,而从图像如何得到码流比特的编码过程没有规定,由各厂家自行设计和实现,即所谓的编码方法。如果用语言来类比,语言中的词语就是码流的比特,语法规则就是码流解析使用规则;在语言中,只规定每个词语的含义以及词语使用的语法规则,至于如何利用词语和语法规则描述一件事情,是每个作者自身的创造。

      压缩标准没有规定编码,而由各厂家自行设计,只要产生的码率符合解码的规则即可。换句话说,压缩标准提供了一系列压缩的工具,至于工具怎么用由厂家自行考虑。同样的工具用的好,压缩率就高;用的不好,压缩率就低。举个例子,H.264压缩标准在刚刚颁布时,由于涉及能力、处理器性能局限,并没有把H.264的工具用的很好,编码性能与前一代压缩标准的差距不大。随着各厂家持续不断的改进编码方法,H.264的性能逐渐挖掘出来,1080p图像的码率也逐渐从6Mbps降低到4Mbps甚至2Mbps。这也是Smart编码技术能够基于视频压缩标准(比如H.264或者H.265等)提出进一步提高压缩率编码方案的原因。

      为了提高视频压缩率,Smart编码采用了智能分析中的背景建模技术来指导编码。背景建模技术将画面中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背景分离开,从而可以针对背景区域和运动区域采用不同的编码方法。具体来说,Smart编码在提高压缩率方面采用的方法有:多帧参考、动态I帧间隔、背景噪声抑制。前两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监控场景背景不变、运动区域少的特征;后一种方法则利用用户关注运动区域的偏好。

      由此看来,Smart编码技术是基于视频压缩标准(采用H.264或者H.265等标准),对常规视频压缩技术的进一步挖掘提升。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85/5852469.html report 1517   来看一下Smart编码实现的原理  视频的应用通常包括采集、编码、传输、解码、显示等环节;对于现有的视频压缩标准,包括H.264、H.265在内,都只对解码进行规范化,也就是说只对码流中每个比特的含义、以及每个比特如何解析使用进行规定和说明,而从图像如何得到码流...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2页:Smart编码实现的原理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安防监控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