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处在路面一线的交通警察,每天都要承担交管信息的采集和咨询、交通疏导、交通违法查处等业务工作。如何让先进的科技更多地应用到交警的执法中,既能有效降低交通民警工作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据宋美华介绍,早在2013年,合肥交警就逐步普及移动警务系统,所有路面执勤民警全部配发了移动警务系统终端,并且与交管综合平台在线关联,实现了人口、机动车、驾驶人、违法、事故等信息实时查询。
同时,对交通违法行为可现场采集、处理和打印票据,具备简易事故的现场采集和处理等功能,增强了交警查询查证和数据采集录入的手段,规范路面交警执法流程,较大提高了交警现场执法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路面交通执法的信息化、规范化。
目前,合肥交警移动执法终端每月查询量达20万余次、简易处罚量达4万余起,其中非现场采集量达6000余起,强制措施处罚量2000余起;利用移动警务系统终端现场核对,查缴假套牌车辆80余台,假证60余本,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大大提高了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智能化助力“平安交通”
面对日益复杂的道路管理压力和群众便捷出行的需求,合肥交警支队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智能交通作为现代交通警务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建立了一套信息共享、业务集成、功能完善、操作简便、覆盖各级交管业务和服务群众的综合应用平台,用智能化助力“平安交通”建设。
依托智能交通的基础网络,完成了智能交通分级管理的技术架构,建成智能交通集成管控平台、交通指挥调度、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监控、违法综合监测、FCD浮动车流量监测、车辆稽查布控、占用公交车道违法抓拍等系统。
注重发挥智能交通实战效能,合肥交警支队提炼出视频巡检“六步工作法”,信号控制“绿波保障工作法”和智能设备维检“四查”等工作方法,强化了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并在减少交通事故、预防和疏导交通拥堵、及时响应交通突发事件、警卫任务保障以及在治安和侦破刑事案件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完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对城区主干道交口、交通节点信号配时优化,探索“绿波”信号科学设置,初步实现了路段“绿灯通行”。目前,已对全市43条道路210个路口信号灯进行优化调整配时,先期完成了47个路口的“绿波”信号设置,实现了黄山路、西藏路、科学大道等多条道路“绿灯通行”。
宋美华表示,智能交通建设是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智能交通的愿景就是最大程度节约警力,成倍提高交管效能,让出行者能多渠道即时获取道路交通信息,实现人人享有安全、便利、高效地出行。
如今的合肥,路畅人欢,秩序井然,人车路和谐的美好交通画卷在庐城合肥绚丽舒展,奏响着现代城市文明、经济腾飞的交响曲。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