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互联网+农业" 无缝对接是如何实现?

      [ 中国安防展览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随着智慧概念的不断深入,如今建设智慧城市不光在城市中进行,对于农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走向智慧化,“互联网+农业”成了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与工业和城市相比,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还很落后。然而,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互联网下乡”渐成热潮,“互联网+农业”方兴未艾。互联网技术将怎样与传统的农业无缝对接?在城市大显身手的信息技术将为“三农”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杨凌农业云”正式揭牌。在这幅“互联网+农业”版图中,将会产生着海量的农业大数据,包括土地数据、生产数据、三农数据,形成完整、可循环的数据生态系统。这些大数据将给未来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极大地激发出围绕农业、农村的应用创新和创业热潮。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方式互联网化的过程

      “互联网+农业”产生的“杨凌农业云”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与神州数码共同打造,它的技术机构底层是农业大数据中心,包括农地确权数据、农地交易数据、农资数据、农技数据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

      神州数码选择了土地确权作为突破口,这不仅仅是因为神州数码旗下的中农信达前瞻性地开始了农村信息化工作并占据土地确权试点最大的市场份额,而且也是出于土地确权本身的重要性。

      土地确权,是指以科学测绘的手段对农民承包土地加以确认,使得农民承包经营权得以规范和切实保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下发,要求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了这些农业大数据的基础性数据,能够高效、安全地促成更多的土地流转交易。

      河北平乡县种粮大户董丙坤的故事是很好的例子。董丙坤当过村长,对农村非常有感情,看到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不愿意种地,他决意留在村里坚持种地。

      然而,受天气和市场影响,以及承包地规模的制约,他并没从种地中获得多少利润,相反,还把家里的几十万积蓄都赔进去了。2014年,平乡县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在这里,农民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土地租出去。

      “以前承包别人土地时,每一年都需要挨家挨户去谈,花3个多月的时间,也就能承包下20多家的土地,有时连播种时节都错过了。”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在已有的土地确权数据的帮助下,董丙坤很快流转到了1860亩耕地,规模效益开始显现。

      不仅如此,在土地流转中心,线上和线下交易的数据会不断沉淀,成为农业大数据的基础。未来在土地数据累积的基础上,还会有这块地的历史种植数据、水文信息等,为科学种植和食品溯源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从传统耕种方式到机械化种植的转变,也是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方式互联网化的过程。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互联网、大数据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结合,最重要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精准农业。在全国范围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可以为精准农业、效益农业创造条件。”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说。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54/5548109.html report 2414   随着智慧概念的不断深入,如今建设智慧城市不光在城市中进行,对于农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走向智慧化,“互联网+农业”成了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与工业和城市相比,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还很落后。然而,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互联网下乡”渐成热潮...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1页:管理、经营方式互联网化的过程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安防监控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