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照明:成本过高市场有限
发展现状:国内首个本土化植物工厂投入运营、台湾掀起“农金风潮”、飞利浦推出“灯光食谱”……随着植物工厂愈加火爆,植物照明的热度有增无减。
然而,对于国内企业尤其是LED企业们来说,要想依靠植物LED照明取得可观的收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了解,LED植物灯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从事农业人员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而国内LED植物照明的市场模式是企业和农科院作为研发单位,终端市场则是农科院或是某些政府机构。也就是说,其实市场是非常有限的。
就消费端而言,目前植物工厂所产出的产品售价过高,有的甚至以公克计价,所以目前只适合种植一些高附加值的作物。并且,也有相关专家表示,目前依靠植物照明无土栽培所产出的作物在健康和安全上是否存在问题依然没有定论。
另一方面,LED植物照明涉及到多学科领域,包括半导体、光谱学、生物学等,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且精通该领域的人才也难寻,新涌入者要想打入相应的渠道也有难度。此外,植物照明本就是一大细分市场,LED植物照明可以说是细分中的细分,要与传统荧光灯抢肉吃,使得客户的一次性投入加大,有多少人买账也很难说。
涉足者:国际大厂飞利浦、欧司朗、三菱、GE、西门子都有涉足;台厂亿光也早有涉足,而随着台湾农金风潮的兴起,有报道称“台湾科技大厂鸿海、台达电、金仁宝集团、欣兴电子及老牌的大同集团也都跨行种起菜来了”;大陆厂商方面,鸿利光电一直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有传相关芯片厂也没有放过这块市场,另外如深莱特、伟信力光电这些中小企业也有涉足。
市场潜力:采用LED照明与荧光灯相比,不仅可节省40%的电力,通过调整光的波长还能提高收获量,这是LED植物照明的潜力所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LED植物照明产值约3亿元,其中90%以上为出口。
LED植物照明工厂当前在中国市场还处于认知和磨合期,而未来两到三年将是LED植物照明市场的快速上升期。另外,据一份全球领域的行业调查,全球LED植物生长灯产值从2013年起,开始呈现高速成长,预计2014年将逾3500万美元,2017年可望达3亿美元。
FlashLED:供应链难打入
发展现状:相较于2014年,2015年大陆LED厂商们在FlashLED领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进展。困扰大陆厂商们的还是老问题——供应链难打入。
大陆的众LED厂商中除了晶科电子月出货3KK,瑞丰也批量出货之外,其他诸如鸿利、聚飞等厂商的FlashLED依然在配套过程中。手机厂商对于供应链的验证周期非常长,新进入者要想吃上蛋糕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此外,技术瓶颈、市场壁垒也是大陆厂商涌入这一领域的“拦路虎”。
涉足者:最早的玩家要数Lumileds,尔后欧司朗、亿光电子进入这一细分市场,而三星也开始供应自家品牌。除亿光外,台湾厂商隆达等也有涉足。大陆厂商方面,鸿利光电、晶科电子、瑞丰光电、聚飞光电、万润科技、宏齐光电子等均有涉足。
市场潜力:据LEDinside预估,2014年FlashLED年产值约7.86亿美元,同比增长64%。展望2018年,全球FlashLED出货量预计将达20.43亿颗,而整体FlashLED营收/产值亦将从2013年的5.61亿美元、成长至2018年的7.59亿美元。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