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智慧城市飞快 智能照明和交通有何用处

      [ 中国安防展览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包含着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项目、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

      “智慧城市”一词,几年前已经被广泛讨论,直到今年才终于实实在在地在推动发展。当中尤其教人深有体会的,就是北上广深的交通拥堵问题。不但早晚班的道路车辆造成拥堵,还会涉及人身安全等问题。

      回顾今年的户外照明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除了极个别性价比较高的厂家,绝大部分的路灯企业过得并不如意。种种原因之下,企业都在寻求突破、寻求转型。如今,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在谈论智慧城市,例如美国方面,近日也发布了相应的智慧城市计划。对此,复旦大学物理电子学博士后杨方勤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可能会运用到很多与智慧城市相关的产品,户外照明和智慧城市结合的产品也将应运而生。”

      事实上,智慧城市几年前已经被广泛讨论,直到今年才终于实实在在地在推动发展。当中尤其教人深有体会的,就是北上广深的交通拥堵问题。不但早晚班的道路车辆造成拥堵,还会涉及人身安全等问题。无疑,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要面临着思考如何才能把城市管理得更好,将如何以人为本、改善民生,通过智慧城市来解决城市通病。

      对此,CSA常务副秘书长阮军则认为,智慧照明或者智慧城市有很远的路要走,希望LED业界的企业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那么,智慧照明进入了智慧城市的这一轮建设大潮,应该如何找到定位,分一杯羹?下面看以下几位专家教授日前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智能交通及照明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专题峰会上的阐述。

      林燕丹:智慧照明和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不能舍本逐末

      复旦大学教授林燕丹分享其关于“智慧照明与智慧交通”见解,在谈到何谓“智慧照明”时,她首先介绍了两个案例:2014年,APEC经济体领导人的车队抵达水立方时,经过了一段特殊设计的道路,利用灯光铺设的“彩虹路面”和“灯光红毯”形成不同的氛围。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这样设计就显得非常“智慧”。另一案例是上海的披萨餐厅室内智能照明工程,它能通过iPad移动客户端进行灯光的控制,控制方式是灯光预设场景和现场移动端。因此,这个项目对外宣传时也称:这就是一种智慧照明。

      但是,林燕丹表示,“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智慧照明远远没有达到。通过人为的控制,可以达到需要的预设场景,虽然在智能化程度上,目前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但作为智慧化的城市,也就是灯场景的互动和场景的基础上,它能够自己实现这种照明的还不多。”她认为目前为止,实现智慧化程度最高的是汽车照明。据其介绍,国内智慧道路照明系统的终端,现在已经开始可以利用路灯进行反馈和互动。事实上,在整个交通体系的智慧道路照明系统里,也应该把汽车作为最大的互联终端。因为汽车能像手机一样移动,是最重要的智能终端。路灯杆也可以作为其中一个配合接收的终端。当把路灯杆和交通信号,甚至道路周边的消防栓等附属物,即交通系统上的所有东西都整合成智慧的系统,就能实现全球网络覆盖的智慧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50%,但相对于照明产品达到100%的渗透率,更可谓是无处不在。因此,林燕丹认为,LED在未来进物联网的系统、智慧系统,能创造的无限可能性更多。她指出,智慧照明的体系,其实并不单单是器件级,而是从应用层到网络层到感知层,三者的配合。首先是感知层,例如智慧汽车体系的终端,缺乏感知层就不能称之为智慧系统。其次是网络层,采集的感知层的数据通过网络层交换,最终才能进行一个好的策略判断。但是它又必须是基于应用层,否则传递再多数据到网络层,有再多的感知层,都形成不了人们所拥护的智慧体系。

      “智慧照明的体系或者智慧城市的体系,万变不离其宗,需要所有学科的交融、交叉,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专业,实施出来的智慧体系才是最完善,而且才是可持续。”林燕丹认为,“智慧照明和智慧城市一样,需要从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分别都发挥自己最好的优势,不舍本逐末,这样才能实现智慧照明和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刘静:智慧照明与智慧交通下的LED诱导系统新应用

      北京市四通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ITS研究中心总经理刘静表示,智能交通行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过去,交通行业的发展很多情况下是基于其它行业的技术发展。就如同2009年高清视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行业里视频监控、电子检查整个视频类系统的发展。所以这令她觉得,说不定未来也就要由照明行业来引领交通行业。

      她重点介绍了智能交通里和照明相关的诱导系统。据介绍,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诱导系统的基本流程,是先采集数据或者感知获取,第二个步骤是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最后是把数据发到载体上。载体越来越多样化,当中包括了LED的诱导屏,在交通行业里被称为VMS信息发布系统。它的定位是全方位感知交通环境,获取动态监测整个道路的运行状况,提供专业、全面的数据支持,为交通运行状态的全面掌握提供保障。对交通管理者而言,能从微观上为指挥调度的高效协同提供技术支持;从宏观上包括交通管理政策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以及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在她认为,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诱导系统是一个成熟的领域,但是现在正在考虑新技术和新应用方向。例如大数据、云计算这类的新技术。

      由于机动化进程的加快,短期内加剧了停车设施供需矛盾。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近年来开始逐渐加大关注。停车信息采集方式包括有RFID射频、地磁、智能咪表、POS机、视频、超声波、IC卡、红外等。而停车诱导是设置了三级诱导,它们分别为,一级:主要道路;二级:停车场周边道路;三级:停车场入口部分。她认为,停车诱导系统虽然早一两年就有示范性的应用,但是它到现在仍然属于一个新领域。不管是射频,还是其它的采集技术、支付技术,都需要使用一些新技术来解决新的应用问题。

      此外,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诱导基本一样,差别在于高速公路交通诱导系统的气象环境诱导。高速公路超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限速跟着气象环境动态变化。她表示,最近正与公安部合作一个课题在研究可变限速,背后有一套理论和方法,但是最后体现出来还是要显示在LED上。她认为高速公路交通诱导和气象结合是新领域,而且所用的就是城市道路的成熟技术。就此,她希望能结合城市道路的应用,从中得到一些高速公路方面的新应用。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50/5509185.html report 5561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1页: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安防监控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