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防软件的特点与作用
现代化网络安防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和软件三部分组成,硬件设备如摄像机、云台、矩阵和DVR/DVS等主要承担监控和报警信息的采集、预处理和控制指令的执行,就像人体的眼睛、耳朵以及手和脚;而网络则承担着信息传输的重要作用,就像人们遍布全身的神经系统。而所采集和传输的信息如何进行分析处理、呈现和应用,以及针对所获得的信息采取何种业务和控制策略,以及对信息采集设备和网络路由的管理维护则必然甚至只能通过集成来实现,安防集成无异于我们的大脑,虽然看起来它什么都不做,但却承担着思维、分析、决策和指挥的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职能。因此,说安防软件是现代网络化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是对安防软件地位最确切的评价。网络化安防监控作为新兴的IT应用领域,就像IT行业已经从过去的以硬件为核心向软件转变,安防行业亦是如此。
安防系统的建设目的,不仅仅是能够看到监控现场的图像,能够探测警情并能够传递和接收报警信息那么简单。安防系统建设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用户的安全管理业务服务的,而安全管理业务则是为维护和保证正常社会公共秩序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而服务的,从而尽可能以最少的成本来达到最大可能规避安全风险、减低安全损失,从另一个层面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因此,安防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我们可以称之为“安全价值”。反过来讲,安全价值要通过安全管理业务来实现,而安全管理业务的优化和强化则必须依靠安防系统的有力支撑。
安防软件――特别是智能化的安防管理平台软件,在安防系统中起到了核心和纽带的作用。软件一方面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管理者、组织者和调度者,一方面是安全管理具体业务应用的提供者,是联系设备信息资源和用户的纽带。软件系统既是设备管理平台,也是信息交换平台,最终更是安全管理业务的支撑平台,它将安全管理业务的工作流和安防系统信息流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人员和各类与安防相关的信息资源的管理、组织、调度,为用户提供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型、流程优化工具、科学业务决策和管理机制创新。没有管理软件,无论系统选用了怎样好的摄像机、录像机等各种各样的监控设备,建设了怎样宽带的IP网络,也不可能很好的实现科学的安全管理,不可能创造应有的安全价值。就像一个企业,无论它有怎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资源和客户资源,假如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避免的在市场竞争中遭受失败甚至最终破产,这个道理,是非常明了的。
三、软件产品的应用类别
安防软件的管理范围主要有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出入等,针对这几个领域的发展以及用户的需要,市场上的软件产品也分别有:以视频监控为基础;同时集成其他子系统的软件产品;以门禁系统为核心,兼容其他子系统的软件产品;以报警系统为核心的软件产品等。近年来,这几类产品出现了不小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视频在安防中的比重越来越突出,各类门禁、报警厂家也逐渐地将精力专注到了各类设备本身的研发上。他们原有专用的门禁联网平台软件、报警联网平台软件,逐步地被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平台软件所替代。目前,众多的软件厂家看到了这个趋势,将自己的研发精力大量地投入到了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软件平台研发当中。
而从市场应用的角度来看,目前安防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平安城市类。平安城市项目具备了监控点多、覆盖面积大、层级复杂、业务复杂等特点,不仅对治安、卡口、社会监控以及报警的联网需求大,还要将其整合在一起,同时也要与“三台合一”、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远程可视图像等链接在一起,以确保信息联网和指挥调度同步,提升事件处理质量。由于这类项目个性化的定制、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软件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二是行业用户类。目前不同行业逐渐形成了安防的典型应用,安防系统也朝着业务部门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管理机构的多层次,以及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和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的方向转变。因此软件的行业化应用需求不断增多,而传统安防软件的功能设计往往只能满足各行业对安防的基本需求,然而不同的行业背景对安防的需求重点实际是千差万别,所以深入行业应用,开发适合各个行业需求的软件产品,使安防系统与现有行业业务模式相完美结合,是各软件厂商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是运营服务类。“平安城市”的开展对电信级运营商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机会,运营商们凭借天然的网络资源以及渠道优势,纷纷参与到安防系统建设中来,推出全球眼、千里眼、宽视界等产品。同时电信级运营商积极开展各自相关的网络视频业务标准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安防软件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诞生,并且基于这个平台,运营商开发出了一些相应的增值产品,使3G视频监控的应用成为了可能。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