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互联网安全维护要突破传统思路变防为攻

      作者: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随时时代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驾驶等等。无数的设备成为互联网接入的节点,让网络无处不在,同时上网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病毒、恶意代码、木马可谓无处不在,对用户的威胁也不仅限于弹个广告、劫持浏览器或者拖慢速度,开始直接威胁用户的个人隐私、金融安全。

      网络安全维护该怎样进行突破?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的普及,“互联网 ”趋势下传统产品向互联网转型,使得网络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由于0—day漏洞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黑色产业链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网络攻击已从早期的泛攻击演变为利用0—day漏洞获取重大经济、军事、政治利益为目标的针对性攻击。这使得网络成为有利可图的场所,甚至已成为除海洋、陆地、天空、太空之外的第五战略空间。

      据CNCERT统计,仅2014年,中国就有1108万台主机感染成僵尸主机,这些僵尸主机结合起来的能量犹如原子弹一样,足以摧毁任何一个目标网络。

      那么,为什么网络安全问题变得如此突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网络安全维护上应该做什么样的变革?

      传统安防已不适应现代攻击

      2015年的网络江湖依然不平静。2月27日,主营安防产品的海康威视的生产监控设备被曝严重的安全隐患,部分设备已被境外IP地址控制。4月22日,重庆、上海、山西、沈阳、贵州、河南等超30个省市卫生和社保系统出现大量高危漏洞,数千万用户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5月21日,有专业级别的网友披露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系统存在高危漏洞,10万客户信息存在随时大面积泄露的可能性。

      纵观近十几年来的网络世界,网络安全建设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国内安全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崛起,二十几大类数百种安全产品覆盖面不可谓不全,可网络依然很脆弱,安全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

      行业大咖宁家骏认为,问题在于传统的安全防护体系框架上。他介绍,传统安防体系有两个特点:一是基于边界的防护,每个边界都隔离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军事区域,防御的中心任务就是保障边界牢不可破;其次是基于已知特征的策略防护,假设所有的威胁都是已知的,在事前就可以通过预制的策略进行控制。

      “简而言之,传统安全实际上是基于静态、被动、防御的作战思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攻击也与时俱进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BYOD、虚拟化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的边界已经不复存在;其次,攻击不再是秀肌肉炫耀式的攻击,更多的是以政治、经济、军事等为目的的有组织的针对性攻击,攻击中越来越多的采用0—day等未知威胁、高级威胁。显然,传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已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宁家骏说。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38/5389631.html report 2221   随时时代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驾驶等等。无数的设备成为互联网接入的节点,让网络无处不在,同时上网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病毒、恶意代码、木马可谓无处不在,对用户的威胁也不仅限于弹个广告、劫持...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1页:网络安全维护该怎样进行突破?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