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要实现智能交通 解决汽车上网入口问题

      [  中国安防展览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从目前看,无论是车企主导的车联网、终端厂商主导的车联网、独立的服务提供商主导的车联网、保险公司主导的车联网还是电信运营商主导的车联网,所遇到的瓶颈基本一样,都没有解决车联网行业矛盾的普遍性。单从管道的角度分析,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网络覆盖情况可以满足车联网用户的需求吗?三大运营商在开卡、资费等各个环节有没有针对车联网的特殊情况推出成熟的服务体系?答案都是否定的。

      “管道不畅”车联网落地受阻

      当前的网络覆盖,还不能满足车联网的需求,消费者也无法享受流畅的体验。对于增量市场,车辆在销售的时候要给客户演示车联网设备,那么就需要装SIM卡,4S店需要完成客户的登记,并完成资费介绍,帮客户选卡,完成卡的激活。试问全国26000家4S店,有那个店有这样的服务呢?对于存量市场,整个过程和4S店一样,又有哪些汽车用品经销商、维修场站可以提供类似的服务呢?

      或许有人觉得应该参照手机的销售模式。消费者买手机的时候如果是换手机,自己手上有卡,拿到手机直接可以体验,如果没卡,手机卖场可以完成这样的服务。汽车用品的销售渠道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服务,况且车联网终端和手机还是有区别,消费者希望能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如果不能在现场完成设备的联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会大打折扣。

      另外,在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年代,车主本身已经有一张或多张SIM卡了,如果车联网终端还要一张卡,车主是有抵触的,说服车主的办法就是给现有的卡开副卡。到目前为止,还有运营商没有很好的解决副卡的问题,没有解决空中放号的问题,势必会影响车联网的发展。管道不畅,何以联网?

      两种理想的方式同样受制约

      以上关于终端开卡的问题,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目前对于同一厂商、同一车型的终端只能支持某一家运营商的制式,而车主的手机未必和终端的通讯制式相同,这样一来,增加了终端推广的难度。另外,车主每天用车的平均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车主也不可能每天都在车上,因此很难让车主为终端单独开卡,并且终端增加了通讯模块势必增加硬件成本及通讯成本,进一步增加了推广的难度。

      在互联网还未真正普及之前,电脑就是一个简单的工具。直到大量的应用软件出现,电脑才得以逐步普及。

      电脑最初的时候并不标配网卡和上网的调制解调器,而是由用户自行选择。随着宽带的出现,尤其是国内ADSL上网方式的出现,互联网让电脑进入了普通的家庭。互联网时代,电脑在出厂之前都有一个标准的网卡,有一个标准的网口,只要插上网线,通过拨号或者宽带接入均可连接到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时代,联网更加简单方便,消费者只要有智能手机,无需拨号无需设置即可联网。车机的情况要复杂一些,车机不仅要联网,还涉及到语音通话功能,如内置通讯模块,就和智能手机类似,无需拨号无需设置即可联网。如不内置通讯模块,要实现联网功能,就要通过外挂上网卡来实现联网,通过蓝牙实现语音通话。

      由于车机的封闭性,不同厂商的车机做法不同,通过外挂上网卡的方式无法做到标准化,车主即便有上网卡,也未必能方便地联网。还有一种是通过镜像的方式,将手机屏幕镜像到车机屏幕上,这种情况下车机只是用来显示,联网和语音通话等所有的功能都通过手机实现。车机如采用上网卡,不能做到和电脑上网一样标准化,并且上网卡有成本,还有通讯成本。如内置通讯模块,这种情况最理想,但通讯模块有成本,也有通讯成本。从市场上车机的出货量看,Android车机大部分并没有带通讯模块或上网卡,只是做为单机销售。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35/5355175.html report 2815   从目前看,无论是车企主导的车联网、终端厂商主导的车联网、独立的服务提供商主导的车联网、保险公司主导的车联网还是电信运营商主导的车联网,所遇到的瓶颈基本一样,都没有解决车联网行业矛盾的普遍性。单从管道的角度分析,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网络覆盖情况可以满足...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1页:“管道不畅”车联网落地受阻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