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欲打造现代物流枢纽体系 完善智能交通
      [ 慧聪安防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政策引导作用逐步显现

      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理念认识、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监督等领域的诸多不足。首先,各方对交通运输部支持的物流枢纽项目概念、特征等缺乏规范一致的认识,如由于缺乏对支持项目具体的依托条件、货运能力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界定等细化甚至量化规定,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其次,尽管近两年我国编制出台了《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但在国家层面仍缺乏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包括缺乏不同层次的“物流节点空间规划”和各类物流要素的“一体化”规划等,不少地方认为物流园区“落地规划”不可能、不现实,甚至认为是计划经济做法,与市场规则相矛盾。这实际上是对这类“空间规划”所产生的土地、交通、区位等战略资源管控意义缺乏深刻了解和理解。

      再次,政策设计仍重事前管理,缺乏对建设和运营的具体指导。主要是受体制机制所限,部制定的物流园区促进政策主要局限在运用资金手段,强调项目的资金申请等前期环节,缺乏涉及战略、规划、项目前期管理、建设和服务规范、运营监管等一整套管理机制。

      打造分层次交通物流枢纽体系

      问:“十三五”物流枢纽建设政策走向如何?您有何建议?

      李伟:下一步交通运输部推进物流枢纽建设政策仍有诸多工作有待完善,具体在本质和规律认识、顶层设计和事权划分、具体节点的空间规划、规范并推进建设、完善前期管理和加强服务监督等领域。

      在发展目标上,建议建立服务国际物流、区域物流、重要民生工程的多级分层、高效发展、互为补充的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并强调以具备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为建设重点,有效承载现代物流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各类需求,成为助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在发展重点上,可以打造分层次的交通物流枢纽体系,比如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新一轮开发开放战略,构建以临港物流园区、临空物流园区、“内陆无水港”、陆路口岸物流基地等为重点的国际物流节点体系;围绕交通运输行业特点,构建以干线集散、区域转运公共物流基地为重点的区域物流节点体系,统筹物流枢纽与集疏运体系发展等。

      在发展形态上,建议关注“物流园区+”服务业态,重点打造“物流园区+物流金融”、“物流园区+互联网”、“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等具有创新意义、交通运输服务功能鲜明的物流枢纽,积极引导新常态下交通物流枢纽的功能提升。

      在具体任务举措上,建议在规划、政策和规范标准多个方面改进和完善。比如,加强规划引领,努力打造物流平台设施体系;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促进物流枢纽发展的制度保障。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34/5344475.html report 2138   政策引导作用逐步显现  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理念认识、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监督等领域的诸多不足。首先,各方对交通运输部支持的物流枢纽项目概念、特征等缺乏规范一致的认识,如由于缺乏对支持项目具体的依托条件、货运能力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界定等细化甚至量...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3页:政策引导作用逐步显现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安防监控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