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亚洲CES展上,自动驾驶技术大放光彩,奔驰、奥迪、大众等品牌纷纷展示了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随着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宣布涉足智能汽车制造领域,都引起了观察者们对智能汽车未来的兴趣。智能汽车在中国未来会有怎样的前景?产业将如何布局?
中国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即将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战略》于5月正式颁布,其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络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在近日举行的“智能交通、车载通信与自动驾驶”研讨会上指出,国务院相继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工信部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将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编制相关重大工程的实施方案,促使“中国制造2025”尽快启动,同时围绕“互联网+制造”和“互联网+小微企业”两个重点,以及提供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软硬件产品应用两个支撑开展工作,为“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张峰强调,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是“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通信行业要与其他行业加强合作,更好地促进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倍增发展。一是要充分重视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的重要意义,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二是要积极促进产业链各方的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三是要重视智能交通标准化工作,特别是要加强行业之间和国际国内的标准化合作。
那么,目前中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发展如何呢?以国外汽车巨头为主
宝马务实的自动驾驶科技市场化战略
单纯从技术角度,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并非难以实现。宝马集团2009年10月,便在全球难度最高的汽车赛道——纽伯格林北环赛道上完成了全自动驾驶科技的演示;2011年和2013年,在德国的公共道路上实验了全自动驾驶;2014年9月,宝马和百度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共同致力于在中国推进高度自动化驾驶科技的研究,旨在攻克高度自动化驾驶科技在中国道路环境下面临的技术挑战,在为期3年的合作框架内,展示可在中国市政道路行驶的BMW高度自动化驾驶车型;而2015年初,宝马则以一台BMWi3展示了以智能手表为“遥控器”的远程控制全自动泊车功能,令自动驾驶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一步。值得一提的是,BMW目前已经成功地将车辆传感系统与数字建筑图结合,可在封闭空间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避免了系统对GPS信号的依赖。
目前,在相对不那么复杂的交通环境内,比如赛道和停车楼,实现自动驾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要进入更加复杂的公路和街道,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涉及复杂的法律责任问题。宝马的战略可形象地比喻为“解放双脚、解放双手、解放双眼、解放大脑”,这是一条务实稳健的自动驾驶科技市场化战略。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