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防产业市场机遇分析
从目前市场机遇维度来看,安防产业链有三次市场机遇,第一次是平安城市建设,2010年平安城市市场规模约700亿,占安防市场总量的30%,随着大城市建设的基本结束,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安防建设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第二次是行业运用,“十一五”期间,政府仍是投资主力,约占安防投资市场的43%,而到了“十二五”期间,基于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的行业应用将迅速发展;第三次是民用市场,我国民用市场远远落后于国外,为英国的1/9,美国的1/7,未来民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从安防产业结构和产值来看,安防行业产品类型主要以电子安防产品为主,占总产值的67%,视频监控产值约400亿,占电子安防产品类的58%,占物联网的40%,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视频监控作为第一环节应用,发展空间巨大。企业类型以视频监控类最多,占总类别的53.4%,产品用户主要以城市安防和行业客户为主,城市安防则占35%。全国逐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为代表的三大产业基地,纵观这几年的产业发展历史,到2015年,安防产业经历了79-83年的萌芽阶段,84-96年的起步阶段(政府开始在重点单位开展建设),97-04年的初步发展阶段(由单一建设向集成发展),05-10年的高速发展阶段(政府推动重大项目,行业资本运作加快),10-15年的整合阶段。
从业界技术成长来看,安防产业经历了从后端到前端,从标清到高清,从高清到智能化,从设备向系统服务转变,“高清智能化”与“安防运营”将是行业价值成长的主要逻辑。
产业链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相关企业的不断整合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平安城市的快速建设。 四、 全国掀起平安城市建设热潮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国各地展开了平安城市的建设热潮。
据统计,2010年,国家公共安全支出预算为816.74亿,比09年下降3.4%,但此后4年,预算都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2011年预算比2010年增长17.1%,2012年增长10.2%,2013年为9%,到2014年支出预算为2010年的170%。5年内预算支出增长了70%,支出最大的两个行业是武警和公安。
在公安平安城市建设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04年开始,经过两轮“科技强警”和“3111”平安城市试点工程等大小项目建设,全国已有25个省份,218个城市,290多个区县,2235个派出所安装了视频监控。公安机关已建监控系统2万余套,省级监控平台20余套,实现联网IPC 40余万台,地市级平台332套,实现联网IPC 60余万台。
2010年是网络高清监控发展的元年,GB28181标准推出后,以网络、高清、智能、业务融合、多级联网、互联互通的监控系统建设成为平安城市的核心。
2012年,以共享平台建设为核心,推动跨区域,部门,警种的监控系统,有效整合和共享视图信息成为重点应用目标。
按照规划,从14年到15年,全国地市级和东部地区100%,中部地区90%,西部地区80%以上的县级公安机关将建成共享平台,在部、省平台互联互通及授权范围内,按需建设视图库。
截止12年底,中国平安城市市场规模达到1759亿,同比增长20.8%,预计15年底,总规模将达到3064.8亿。13年平安城市建设带动国内安防监控市场规模达到700亿,其中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约在300亿,而到15年,安防产业总产值目标是5000亿。
面对着如此巨大的市场,以往从未涉足该领域的IT巨头也开始关注这个产业,运营商在平安城市中逐渐淡化自身角色,多将精力集中在建设LTE上,在安防市场中多以与集成商“背靠背”模式运作(如揭阳,电信——高新兴)。
面对着项目单体规模较大的平安城市建设中,在政绩和财力的平衡中,BT、BOT模式逐渐城市平安城市建设主流模式。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