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六个一助力咸阳破除智慧城市信息孤岛

      [  中国安防展览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咸阳,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是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自从2013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咸阳通过积极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社会治理”等,尽显现代气息,已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本。

      半个月前,在中组部举办的全国市长智慧城市建设研讨班上,咸阳市政府信息办主任张鹏做最后一讲,“咸阳经验”引起市长们的高度关注,以至于张鹏当时带的两盒名片一散而空,不得不现场制作“临时名片”。

      5月23日下午,张鹏面对参加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的数十位全国网媒记者,又一次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咸阳经验”。

      信息孤岛阻碍智慧城市建设

      2013年年初,咸阳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跃入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第一方阵。2014年4月,咸阳又成为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

      什么是智慧城市?简而言之,就是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张鹏介绍,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其实起步很早,一些大部门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库。但现在都成了垂直方向的信息孤岛,信息化应用几乎只向上级部门服务,和老百姓关系不大,以部门为主,不能横向打通,不能互联互通,这是建设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城市最大的障碍,在咸阳层面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张鹏说,在推进智慧咸阳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各部门的打通。“比如我们统一‘一卡通’,跑了11个部门,一个一个去说服,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我们统一呢?就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那点权利。”

      咸阳的试点正是从打破这种“信息孤岛”的尴尬局面着手,打通所有政务信息系统。由咸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由中国联通在技术层面提供支持,借助科技手段,突出惠民应用,将信息服务融入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六个一”对接百姓服务

      如何打破信息壁垒?咸阳的办法之一,就是给每一个垂直的信息应用系统都焊了一个接口,这个接口的名字就叫“六个一”,站在老百姓的视角,让它成为为老百姓服务的六个惠民应用。

      “一网通”就是一网覆盖,在咸阳市无线WiFi几乎覆盖城区,相比之下,西安在一个月前才实现主城区两条大街的WiFi覆盖。

      “一卡通”,就是整合有关财政惠民资金支付系统,让群众只通过一张银行卡领取各种惠民资金、看病、个人健康档案、坐公交、缴纳水电费、购买天然气等,这一举措甚至领先北京、上海等城市。

      “一点通”,也就是智慧咸阳的微信平台和App,拿出手机就可以搞定各种应用服务。

      “一格通”,即搭建包括社区服务、城市管理、平安创建等12个部门为一体的“一格通”市级平台,将过去每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统一为全市一个系统,只留一个入口给老百姓,方便群众办事。

      “一号通”,即整合全市各类公共服务热线,统一为“12345”,走进咸阳,有事只管拨打这一个号码即可。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23/5231216.html report 2374   咸阳,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是中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自从2013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咸阳通过积极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社会治理”等,尽显现代气息,已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1页:信息孤岛阻碍智慧城市建设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