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共同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都将借助智慧城市释放的红利效应,获得更大的发展。不仅带来研发、生产、管理、服务效率的提高,还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生产生活要素有机组合,使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向乡镇延伸和覆盖,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产业结构更加高效,城乡发展更加均衡,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内涵。
相关预计,到2049年,信息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0%增长至60%,总规模达到130万亿元。王广宇认为2050年前后,人类的智力和数据结构化知识的区别将不存在,人类已知的在基因层面发现的所有疾病都会被攻克,人类的体力劳动会被取消,以机器人、智能机械,以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机器、自动化装备等为代表的劳动会释放所有的体力劳动的需求。
◆智能交通市场潜力巨大
4月5日,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发布全球拥堵城市排名,中国的城市可以算是这一名单中的“大户”,全球最拥堵100个城市中,中国大陆有21个城市上榜。其中,上海排名第24位,重庆排名第12位,是全中国最堵的城市。此外上榜的还有天津、北京、广州、成都、石家庄、福州、沈阳和杭州等城市。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智能交通已成为治堵的新思路。智能交通系统在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交通事故等方面有着积极的社会经济的效益,这几年,我国对智能交通投入了大量资金,促进智能交通的建设,智能交通市场潜力巨大。
据中国交通技术网顾问徐赫在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上发布的数据,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246.4亿元,同比增幅25.3%,除去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增幅18.7%。另外,2010年到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24.6%,在细分领域中,交通委平台、出租车、智能公交、交警执法记录仪、交通视频等领域增幅大。近两年,城市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每年有超过160亿元的市场规模,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的城乡一体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交通信息化的范围正逐步向城镇郊区扩展,有相关人士预计2015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元。而近日,Tranbbs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Q1季度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自然项目数量1368项,市场规模41.6亿元。千万级项目共有项目包58项,合计市场规模13.4亿。与2010年相比,2010年全年千万级项目58项,总投资额22亿,2015年第一季度就超过了2010全年。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