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的回归
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一直游离于人类体外,有关身份验证的技术手段一直在兜圈子,而且兜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以“用户名 口令”方式过渡到智能卡方式为例,首先需要随时携带智能卡,其次容易丢失或失窃,补办手续繁琐冗长,并且仍然需要你出具能够证明身份的其它文件,使用很不方便。
直到生物识别技术得到成功的应用,这个圈子才终于又兜了回来。这种“兜回来”,意义不只在技术进步,站在“体验经济”和人文角度,它真正回归到了对人类最原始生理性的贴和,并通过这种终极贴和,回归给了人类“绝对个性化”的心理感受,与此同时,还最大限度释放了这种“绝对个性化”原本具有的,在引导人类自身安全、简约生活上的巨大能量。
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可测量的身体或行为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是指唯一的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生物特征分为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身体特征包括:指纹、掌型、视网膜、虹膜、人体气味、脸型、手的血管和DNA等;行为特征包括:签名、语音、行走步态等。目前部分学者将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等归为高级生物识别技术;将掌型识别、脸型识别、语音识别和签名识别等归为次级生物识别技术;将血管纹理识别、人体气味识别、DNA识别等归为“深奥的”生物识别技术。
与传统身份认证技术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随身性:生物特征是人体固有的特征,与人体是唯一绑定的,具有随身性。
(2)安全性:人体特征本身就是个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满足更高的安全需求。
(3)唯一性:每个人拥有的生物特征各不相同。
(4)稳定性: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等人体特征不会随时间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广泛性: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
(6)方便性:生物识别技术不需记忆密码与携带使用特殊工具(如钥匙),不会遗失。
(7)可采集性:选择的生物特征易于测量。
(8)可接受性:使用者对所选择的个人生物特征及其应用愿意接受。
基于以上特点,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传统的身份认证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可不必再记忆和设置密码,使用更加方便。
三钟不同的技术有机整合
就目前趋势来看,将生物识别在内的几种安全机制整合应用正在成为新的潮流。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将生物识别、智能卡、公匙基础设施(PKI)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如指纹KEY产品。PKI从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安全框架,其安全的核心是对私钥的保护;智能卡内置CPU和安全存储单元,涉及私钥的安全运算在卡内完成,可以保证私钥永远不被导出卡外,从而保证了私钥的绝对安全;生物识别技术不再需要记忆和设置密码,个体的绝对差异化使生物识别树立了有始以来的最高权威。
生物识别、智能卡、公匙基础设施(PKI)三种技术的有机整合,正可谓是一关三卡、相得益彰,真正做到使人们在网上冲浪时,不经意间,享受便捷的安全。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