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从智能卡传承·掠过一卡通的前世今生
      [ cps中安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一卡通”发展过程的波折

      凡事皆有利弊,尤其是高新科技发展下,智能化产品的发展历程更非一帆风顺。一卡通在金融领域领域、公共交通领域、社保领域,以及身份识别领域拥有异于其它智能产品的突出贡献。但在其使用期间,安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记得2009年初Mifare1卡密钥被破解事件的披露,一度震惊行业内外。但危机亦是转机,“Mifare1卡密钥被破解事件”也促使了全球业内人士共同面对此事,重新审思智能卡的安全问题,为智能卡的应用安全性出谋划策,促使智能卡的升级有了质的飞跃。正所谓,智能卡在发展历程中所存在的“漏洞”,犹如浪花,得有波折的撞击,才越有突破创新的空间。

      但目前,针对目前非接触IC卡实际应用数量比较大的是逻辑加密卡,其在安全性和存储容量上不能满足很多应用的要求。因此,业内也有这么个说法:如果说Mifare1、Legic这类逻辑加密卡是“硬盘”的话,那么目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加密,具有卡片独立数据运算能力的CPU卡就是一台计算机。

      针对此类现象,有相关专家指出,在一卡多用的系统中,有的应用场合适合使用接触卡,而另外一些特定场合又更适合非接触方式的应用。基于这些需求,双界面卡(Dual Interface Card)的出现(方便、安全、灵活、支持多应用),恰恰解决了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矛盾。

      双界面卡的发展与普及是智能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IC卡行业的发展的契机。到了2011年,世界民航组织ICAO就推出了SAC协议,SAC协议旨在加强保护,以防止个人资料被非法窃取和滥用。到2014年12月,欧盟将与ICAO共同推动SAC协议应用在各国的电子护照当中。对于智能卡发展,这又是一层新机遇。(点击下页)

      探寻时下“一卡通用”的应用现状

      从全球范围看,一卡通广泛应于金融财务、社会保险、交通旅游、医疗卫生、政府行政、商品零售、休闲娱乐、学校管理及其它领域,并取得相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认证作为“便携”与“唯一”的认证介质,也融进一卡通市场。目前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认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应用场合,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生物认证模式由于技术发展的瓶颈,在其稳定性、系统构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实际应用的难度。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卡通用”、“一卡多用”也已成了现今智能卡应用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陆续建立了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大连等,这极大地推进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形成“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综合网络服务格局。但从实际推广层面上来看,国内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还属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标准,各地交通一卡通系统都具有较强的本地特色。从其便民的特质,以及提高城市整体形象的功能而言,“一卡多用”具有广阔运用与发展前景。

      而谈到国内的多功能卡应用,不得不提的就是“城市一卡通”了。“城市一卡通”可以说是现在我们国内对于“一卡多用”的一种最为积极、普遍的尝试。可谓是集万千功能于一身,持一卡则通全市。从某些程度上来讲,“公交一卡通”可以说是“城市一卡通”的前身,很多的“城市一卡通”都是由“公交一卡通”演化而来。我国首次使用公交卡是在1994年的杭州进行试用,如今,国内“城市一卡通”的建设也可亦是如火如荼。纵观全球,综合交通也是城市一卡通应用最早、占比最大且市场相对成熟的领域,例如新加坡易通卡、香港八达通、万事达Mondex卡等,随着中国内地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完善,这些模式都是值得借鉴的方式。

      话虽如此,“一卡通”的作用却绝不仅仅体现在交通上,“城市一卡通”对于城市信息化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市民在各种场所方便地获取各种社会信息;实现政府部门之间办公系统的互联和信息沟通,实现政务电子化此外,还可实现电子支付,实现市民在公用事业领域和消费领域能一卡支付,改变市民传统消费方式。当前,智能卡多重认证、智能卡+密码认证、生物识别+卡片认证等复合认证模式,也根据不用的安全等级与环境要求而适用其中。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503/5033210.html report 3239   “一卡通”发展过程的波折  凡事皆有利弊,尤其是高新科技发展下,智能化产品的发展历程更非一帆风顺。一卡通在金融领域领域、公共交通领域、社保领域,以及身份识别领域拥有异于其它智能产品的突出贡献。但在其使用期间,安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记得20...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安防监控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