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故障,在网上发张照片就能联系物业人员修理;开车回家,电子系统主动告知停车场的空余车位;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品质的社区医疗服务。智慧社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杭州首个智慧社区落子廉租房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社区离我们不再那么遥远。杭州市最大的廉租房社区丁桥镇长虹社区一实现动动手指物业上门服务、智能停车系统帮你找车位。这是“智慧”项目在长虹社区率的试点,该社区将成为杭州首个智慧社区,3000多户居民将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各种便利。
最近长虹社区的居民家里正在安装一种“智慧盒子”,内设环境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提供家庭安防、远程控制、煤气报警、老年人身体状况适时感知等各种服务。“有了‘智慧盒子’,老人今后就不用往服务中心跑了,在家就能量血压,而且测量数据还能通过智能设备自动传送到老人在外地工作的子女的手机上,让子女能随时掌握老人身体状况。”
以后,楼道的灯泡坏了,拍一张照片,发送给小区物业管理微信,物业管理就会派人上门维修;下班路上,只需轻触手机,连通智能家居系统,家里的电饭煲、空调等就会自动开启。更多的智慧生活将一一实现。
智慧社区拉动消费需求
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把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家庭综合应用平台,丰富家庭信息服务列为重点任务。同年5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明确了我国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3个月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智能建筑与智慧社区服务的模式。种种迹象表明,智慧社区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长远看,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促进智慧社区发展的举措,将为智慧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相关产业的更新换代。”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表示。在他看来,智慧社区为刺激消费、创新消费需求提供了广阔空间。欧美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开始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在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智慧社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技术升级换代,国内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单位应该灵活的方式,拼创新、拼创意,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社区各类需求。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