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液晶显示发明人去世 LCD发展历程回顾
      [ 中国安防展览网 转载 ]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二、日系厂商掌握TFT-LCD关键技术-LCD产业高速发展

      回首IT产业的种种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日系厂商在推动IT技术发展时所做的贡献非常大,但是,种种历史迹象也表明,只要该技术核心仍然掌握在日系厂商手中,这类产品的价格永远会高居不下,例如当年索尼的特丽珑管技术。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

      由于TN型液晶属于“常亮”(液晶像素在没有电压驱动时该像素显示为亮)显示模式,生产工艺中出现的瑕疵容易导致TFT故障而无法把驱动电压加到液晶像素上,这在屏幕上就会显示成一个“亮点”。良品率向来就不高的液晶生产线只能尽量避开“亮点”集中的部位来切割液晶面板,由于早期的液晶面板生产线玻璃基板比较小,这样使得可以成功切割出亮点较少的大屏幕面板并不多,不改进工艺的话,生产相对当时的大屏幕液晶并不经济。极低的成品率导致其高昂的价格,使得桌面型的TFT-LCD成为遥不可及的尤物。

      二、2001年以后LCD技术开始走上成熟发展之路、但仍然生存在CRT显示器阴影下

      传统的CRT显示器就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球面到柱面再到平面直角,直至纯平的发展。在这段加速度前进的历程中,显示器的视觉效果在不断得到提高,色彩、分辨率、画质、带宽和刷新率等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成为主流的纯平显示器画面清晰、色彩真实,图像无扭曲、视角更广阔,而且在设计上还充分考虑了人类视觉构造的原理,好的纯平显示器具有长时间使用,眼睛不感到疲劳等一系列优势。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对比看到LCD宽广的发展前景:可以说纯平显示器是CRT显示器发展的最高水平,不过,由于CRT显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依靠高电压激发的游离电子轰击显示屏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图像,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没有太多的发展余地。受限于此,传统CRT显示器在体积、重量、功耗等方面露出自己的劣势。

      三、2003LCD成本大幅下降,降低响应时间成LCD发展的持续目标

      经过2003年LCD大幅度调价,消费者发现LCD的价格与CRT显示器进一步接近了,尤其是大尺寸LCD的售价和同尺寸的CRT显示器相比甚至有一些尺寸开始有优势。消费者在关注液晶显示器的同时,开始注意到在液晶显示器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

      1、大大提高桌面利用率

      大屏幕液晶显示器轻薄的机身对提高桌面利用率是显而易见的。19英寸的CRT显示器其厚度普遍有40cm之巨,而当时相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厚度不超过4cm,大大节约了桌面空间。随着双头输出显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同时使用两台显示器,笨重硕大的CRT显示器显然不再适合,液晶显示器才是最佳对象。

    security.zol.com.cn true //security.zol.com.cn/451/4518783.html report 2157   二、日系厂商掌握TFT-LCD关键技术-LCD产业高速发展  回首IT产业的种种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日系厂商在推动IT技术发展时所做的贡献非常大,但是,种种历史迹象也表明,只要该技术核心仍然掌握在日系厂商手中,这类产品的价格永远会高居不下,例如当年索尼的特丽珑...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