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安防行业来说,DVR的应用和发展,使得视频应用成为继IT通讯之后最有活力的增长点,除了在专业安防中应用外,将来还会在管理领域甚至普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十年发展,在DVR领域历练出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汉邦高科等,他们的DVR产品不仅牢牢占据国内大多数市场,还走出了国门,在国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可以说中国DVR厂商扛起了“民族品牌”这杆大旗。高清化大潮下,数字智能成为DVR未来发展趋势,DVR将会走怎样的智能化之路?
DVR市场发展现状
伴随着DVR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的新进者不断增多,这使得DVR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现在随着高清智能摄像机的出现,传统的DVR产品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不少人认为IPC+NVR会马上取代DVR,虽然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IPC的应用是一种和平演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IPC可能会增长,甚至速度会比DVR更快,但IPC的通道数要超过DVR还要很长的时间,取代DVR则需要走更长的路。所以DVR在一定时间内还会持续发展,但是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努力把传统DVR做得更好,如画质更好、成本更低、网络功能更强、稳定性更好。此外,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其它的产品形态,比如混合、高清等,不然在市场淘汰赛中,DVR或将面临被动的境地。
智能技术融入DVR
智能技术使视频监控系统的“眼睛”功能具备了一定的“大脑”思考判断能力,使原本需要值班人员介入的识别、处理交由电脑完成,从而大大减轻值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安防监控质量。通过对摄像机视频图像进行自动智能分析实现目标自动锁定跟踪、自动预警、自动告警、自动录像等功能。
在嵌入式DVR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智能化将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技术的发展重点已经转向视频处理和视频分析。在专业化的大型网络监控系统中,如平安城市,监控点数量巨大,动辄上千,这就为海量信息的处理、存储、网络带宽等带来空前的压力。
目前的嵌入式DVR已具有简单的运动检测、报警功能,但并不具备目标识别、行为理解、事件识别等能力,而真正要起到安全防范作用则需要人去实时观察、分析图像,从而得到场景的安全性评价,因此目前的嵌入式DVR属于非智能的视频监控系统范畴。
为了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性,将人从枯燥的现场监视中解放出来,许多学者将光电数字图像处理及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视频监控相结合,提出智能视觉监控研究方向,在运动目标的检测、跟踪、分类、识别、目标行为理解及事件识别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拥有入侵检测、越线检测、遗留物检测、人员流量统计、车流量统计、目标跟踪等特性的智能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系统压力,原本由监控人员处理的信息可以交由机器完成,从而减轻人力的工作量及降低了人为失误。通过机器的视频分析,实现自动跟踪、自动报警、自动录像,提高监控质量,智能技术一方面解决了存储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历史信息检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智能监控优势凸显
智能监控是DVR的一个新兴应用。它通过识别判断图像中目标的异常行为或轨迹来触发DVR主机端报警,同时触发相关联动。在现实生活中,智能监控已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但缺点是现在较成熟的仍仅限于只能识别几个模式化的异常场景...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