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暴雨涟涟,天灾造成的伤亡不断牵动着人们对安全需求的神经。灾难其实是一面镜子,虽然残酷,却能照出真实问题,使一些平时看不到或者被忽视的真相凸显于眼前,也在人们的心里制造着不安。
7月20日以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导致北京、黑龙江、湖南、广西等22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风雹、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据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初步统计,截至7月24日14时,上述省份101市(自治州、盟)353县(区、市、旗)919.7万人受灾,111人死亡,47人失踪。
7月21日,北京市发生大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为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水量。其中,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到460毫米。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截至22日17时,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灾死亡37人。
除了强降雨,据气象部门监测,今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已于24日04时15分在台山市赤溪镇登陆。受“韦森特”影响,广东省沿海海面出现了11~13级的大风,全省共有40个气象站录得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在遭台风正面袭击的香港,香港天文台24日凌晨零时45分改挂十号风球,这是1999年经受台风“约克”后,时隔13年香港再悬最高级别热带气旋警示。
除了防汛工作以及交通面临巨大压力外,安防视频监控设备也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
城市内涝 防水摄像机防护等级预警
在视频监控领域中,室外监控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最常见的如道路监控。由于受各种天气因素的干扰,室外监控往往要具有红外、防水、防雾、防雨雪等等功能。在遇到北京强降雨及广东台风等等恶劣的天气时,室外监控的防护等级关系到监控系统在突遭恶劣天气影响的承受能力。
防水等级按其防护程度的强弱可分为8个等级,每个等级在不同的防护范围有不同的防护效果。表一为各防护等级的范围及说明:
防护等级
红外防水摄像机的散热和防雾气水汽问题也应当重视。
红外防水监控摄像机的散热问题
说到监控红外防水摄像机在市场上无人不晓;对于它的优势和不足相信大家也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别的不说,就拿散热效果来说吧。传统红外防水摄像机是用多颗红外灯串连做成灯板,它的灯所产生的热是通过正负级来传送出来,起不到很好的散热作用,它的封装材料是采用环氧树脂,工作一段时间会出现断裂层,从而出现光衰这种现象,3个月后传统红外防水摄像机红外光可以衰减30%。为了改变这个因散热不好而导致红外防水摄像机寿命不长的情况,新一代的红外防水摄像机在红外灯方面做了创新和改进。
- 第1页:城市内涝 防水摄像机防护等级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