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X系列
ITU-T国际电信同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及其前身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Committee)制定了一系列音视频压缩编码和通信技术标准。有别于MPEG标准主要用于光存储、广播和流媒体,H.26x标准主要用于网络和通信。除了视频编码标准本身之外,H.26x还有配套的系统、音频、控制等相关标准。其成员主要包括H.261、H.263、H.264等。
H.261标准是ITU编制的第一个主流视频压缩标准。H.261标准是为ISDN设计,主要针对实时编码和解码设计,实际的编码算法类似于MPEG算法,但不能与后者兼容。其压缩和解压缩的信号延时不超过150ms。H.261在实时编码时比MPEG所占用的CPU运算量少得多,此算法为了优化带宽占用量,引进了在图像质量与运动幅度之间的平衡折中机制,也就是说,剧烈运动的图像比相对静止的图像质量要差。因此这种方法是属于恒定码流可变质量编码而非恒定质量可变码流编码。
H.263在H.261之后得到开发,主要是为了以更低的比特率实现更高的质量。H.263标准是甚低码率的图像编码国际标准,它一方面以H.261为基础,以混合编码为核心,其基本原理框图和H.261十分相似,原始数据和码流组织也相似;另一方面,H.263也吸收了MPEG等其它一些国际标准中有效、合理的部分,如:半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PB帧预测等,使它性能优于H.261。H.263使用的位率可小于64Kb/s,且传输比特率可不固定(变码率)。
而与H.261、H.263不同的是,H.264是由MPEG与ITU-T的VCEG(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视频编码专家组)联合组成的JVT(Joint Video Team联合视频组)共同制定的,与MPEG的对应标准为MPEG-4的第10部分MPEG-4/AVC。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H.264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的、流畅的图像,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