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安防监控 > 新闻 > 视频监控 >

IP高清监控将在1-2年内普及

2010北京安博会预测:高清依旧是热点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李庭莉 责任编辑:李庭莉 【原创】 2010年10月09日 05:57 评论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网络方面,从"IP高清监控"的名字中就不难看出网络对其影响有多深,如果IP高清监控想要得到更为广域的应用,网络问题就必须要得到解决。不过,目前网络带宽拓宽问题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因此,IP高清监控的普及节奏也就很明显了。

  优化压缩算法结合智能解决IP高清监控难题

  广州美电贝尔电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洪敏新先生根据自身体会为我们详解IP高清监控市场。关于IP高清监控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年初,但是经过一年半多的市场培育和发展,虽然应用范围和生产厂家都有所扩大,但是目前来说应用还并不是特别广泛。由于IP高清监控的成本较标清网络产品及模拟网络监控产品要高,因此目前IP高清监控只在某些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如道路卡口、智能分析等中高端应用领域。但是IP高清监控是安防监控的发展趋势之一,因此,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及市场培育的继续成熟,IP高清产品的生产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从IP高清监控整体系统来看,传输这块是一般业内认为的对整体系统质量影响较大的方面之一,高清监控画面较为清晰,图像像素较大,即使经过压缩之后,传输时对码流的要求也较高。比如要传输一路130万像素的视频监控,需要占用4兆左右的码流。而一个大型的监控系统,上百个乃至上千个点,如果全部采用IP高清视频监控,即使采用传输效果较好的光纤传输,但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交换机处理码流的速率。如果交换机处理码流的速率跟不上,则会造成画面延迟乃至中断。

  再有一个就是视频的存储问题,目前安防使用的硬盘最大容量在1T、2T左右,据称希捷和西部数据都将生产针对安防使用的10T的硬盘,但是目前来说,存储这一块对IP高清监控的考验还是比较大的。另外,与模拟视频存储的相对成熟稳定相比,IP高清监控的存储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广州美电贝尔电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实践中也在努力采取措施来改善以上两个问题。首先在传输方面,美电贝尔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压缩上,目前IP高清监控主要采用的是H·264压缩算法,该算法理想值压缩比可达到200~500倍,但是目前由于芯片厂家所提供处理芯片压缩都比都在200左右或更低。通过与相关芯片公司的合作,优化压缩算法,如果能将压缩比提高到300~400,则带宽占用可降低一半。在存储方面,由于在平时的视频监控中,80%左右的信息是无效的,也就是画面是无变化或违规事件发生等,因此,可以采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与IP高清监控想结合,将有用的视频信息通过智能的分析技术代替人工截取出来,然后进行压缩存储,其他的无效信息则将采用标清的压缩、传输及存储方式,这样,传输和存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IP高清监控将在1-2年内普及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网络数字产品部许鹏先生谈到高清这个话题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通过目前的实际情况观察,由于高清监控产品给客户带来的视觉震撼效果,导致目前客户对高清的产品比较感兴趣,IP高清监控的出货量较大。但是这并不表示IP高清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这里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带宽问题;二是存储问题;三是造价问题。

  这些问题并非无解,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是算法方面,经过对H·264压缩算法进行改进,IP高清监控的码率可以控制在3兆以内,跟目前的标清码率相当,而在一些场合的测试中,码率甚至能达到1兆。

  其次是整体网络的升级,前端产品的升级带动网络的发展也并不是没有先例。

  第三是存储方面,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方案,将NVR直接连接摄像机,这样就能把报警的录像存储到前端,从而发散存储的压力。

  另外,在实际方案的实施中也可以采用高标混合的方案,周边可采用标清摄像机,而在关键位置重点部位布置高清网络摄像机,这样就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又会避免给传输和存储带来太大压力。

  对于IP高清监控的未来,许经理坦言将会在1年到2年内普及开来,原因就是CMOS芯片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有大步的跨越,届时,IP高清摄像机价格将会大幅回落,整体系统成本也将大幅降低,拓展市场将轻而易举。
 

查看本文作者 李庭莉 的其他文章>>
相关搜索:高清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上一页 1 2 3 
本文导航
视觉焦点
安防监控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监控摄像机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