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安防监控 > 新闻 > 门禁控制 >

门禁复制行为易引发纠纷

门禁卡复制导致安全隐患 究竟谁之过?

RFID中国网 【转载】 2010年06月08日 09:22 评论

  门禁复制行为易引发纠纷

  京基颐园物业管理人员说,如果小区因为业主复制门禁卡而出现小区失窃等问题,那么,这责任将由业主承担。深圳市世房物业管理公司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如果大规模复制门禁卡,这势必会给小区的管理带来麻烦。从责任上看,如果是由于业主私自复制门禁卡致使其他业主蒙受损失的,由业主承担责任。因为,物业公司已经进了管理上的义务。

  事实上,如果业主私下复制门禁卡,商家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同时备份了这张卡上的资料信息,又将同样的门禁卡卖给其他人导致小区失窃等问题后,其事后的纠纷将会比较麻烦。

  比如蒋先生就认为,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了物业管理协议,并缴纳了物业管理费,如果小区出现了任何失窃案,物业公司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刘小姐认为,虽然业主缴纳了物业管理费,但不通过物业管理公司进行补办而私下复制门禁卡,属于违返物业管理规定,物业公司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市场监管滞后致使不法复制行为泛滥

  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规范处潘科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门禁复制机这种商品早就引起了市场管理部门的注意,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工商行政管理局职能分工比较精细,目前对于此类产品的市场管理明显滞后。

  “事实上,我们应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门禁复制机,它既有便利的一面,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如造成资料泄密的情况。目前,市场部门应该对此类产品的管理作出详细的监管方案,切实加强市场秩序的规范与明细。”潘科长指出,除了要着手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合理有效地引导门禁卡复制行为合法地展开外,也要在业内加强诚信宣教工作,确保商家不抱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律师:不经授权的门禁卡复制属于侵权行为

  事实上,门禁卡复制行为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诚信问题,有观点指出,商家不经授权就随意复制门禁卡的行为极有可能会涉嫌“泄露个人信息”罪名,因为商家在复制ID卡的同时也复制了业主的个人信息等,其行为涉及公共安全。

  为此,笔者采访了罗御伦律师,他指出,业主私自复制门禁卡,如果因此造成门禁卡信息泄露,导致业主蒙受财产损失,应由私自复制门禁卡的业主及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若相关损失发生在小区内,具体要看小区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中是否存在过错,如果小区物业公司存在过错,且该过错和业主的损失有因果关系,那么小区物业公司应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他说,门禁卡复制机是否属于特种行业的产品,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去认定。若属于特种行业产品,该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就应取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否则属于非法经营行为。商家不经授权就随意复制他人门禁卡的行为,属侵权行为;若商家并因此泄露了门禁卡内的业主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业主复制门禁卡出现安全隐患或者造成损失后,物业公司不能仅仅以业主私自复制门禁卡为由拒绝承担相关责任,还需要证明其在物业管理中已尽职,自身不存在过错。

相关搜索:门禁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 第2页:门禁复制行为易引发纠纷
视觉焦点
安防监控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监控摄像机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